今早趕到虹橋當代藝術館,參加西外美術課程展的開幕式。場館內都是西外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充滿著美感的各類作品,有西洋的油畫、版畫、水粉畫,有中國的國畫和書法。但西外的美術教育,不僅局限于畫,而是與眾多學科滲透交融,成為師生跨學科多元立體知識、情感、生活、實踐的綜合探究的過程與呈現(xiàn)。
藝術展中看到科學與藝術的整合交融,3D 打印出的極富設計創(chuàng)意的各種作品,用自然植物提取物印染并加工制成的衣物及墻布,各種智能玩具、模型,既有美的設計元素,又具備科技應用的功能。
文學、歷史、地理與美術更是密不可分,西外行走課程中學生去敦煌莫高窟“采風”,西域絲綢之路上的中西交流的場景在孩子們一幅幅畫中,栩栩如生地再現(xiàn)出來。孩子們在“輕閱讀”的大語文課上,在“中國經(jīng)典中的男性與女性”的文化比較課中,詩與畫、文與景、人與物,流暢的線條與留白的自然及充滿情感的語言文字如此和諧地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幅賞心悅目的師生人文審美的立體文本。
當在學生自創(chuàng)的“皮影戲”臺前,看著一個個“角色形象”對話表演,這一涉及到故事情節(jié)編排、人物形象創(chuàng)作、表演控制配音等一系列綜合集成能力。你就會認識到,美的創(chuàng)造過程,就是孩子綜合素養(yǎng)及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美不是教育的“奢侈品”,而是一個人生長發(fā)育中的“必需品”。
從孩子們自己創(chuàng)作的各種“繪本”到自主設計的“風箏”、“傘”、“扇面”、及各種“書簽”、“明信片”、“面具”、“馬勺”、“花瓶”、“耳環(huán)”、”皮具”、“瓷盤”、“動漫卡通人物”、“門神”等幾十種工藝作品。突然間,你會意識到,孩子們的想象與創(chuàng)意應成為教育中的“源動力”。
學校每門學科的教學,如能喚醒學生對美和創(chuàng)意的想象與追求,喚起學生去創(chuàng)造和動手實踐制作的內心沖動,去讓學生將知識、情感、美、生活、自然、實踐融為一體,去參與、感受、體驗真正的知識與文化的具體生成,將學習過程變?yōu)槊赖陌l(fā)現(xiàn)與創(chuàng)造過程,將我們的課堂與校園變成師生共創(chuàng)共享美感的創(chuàng)意大工坊。
(作者:林敏,上海外國語大學西外外國語學?傂iL。上海市督學;英國利茲大學博士;原新西蘭懷卡多大學東亞系主任。)
來源:國際學校網(wǎng)本頁網(wǎng)址:http://m.cv666.cn/huodong/linmin/196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