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的目的更在乎培養(yǎng)孩子生活、生存的各項能力,更需要家庭教育的輔助,需要環(huán)境氛圍的配合,世界上有許多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而且每一種家庭教育都有別具一格的文化特點。今天我們來看看中美兩國的家庭教育存的哪些差異。讓更多的家長與學生了解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別,調整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目的的差異
1. 美國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具有適應各種環(huán)境和獨立生存能力的“社會人”,這個期望值不高。
“社會人”不是一種飄渺的理想,而是一個平實、易操作而又寬泛的要求。
所以美國父母能較為輕松地對待子女的教育,把子女個性中積極的成分較大限度地挖掘出來,讓子女實現自我價值,就算達到目的,也并不追求一些功利性的目標如高學歷、好職業(yè),但事實上,這樣的教育卻產生許多“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效應,天才產生在不經意中。
另外,在這個目的的指引下,確實能培養(yǎng)子女的自主意識和獨立生存的能力?纯锤鱾階段的美國孩子:他們從小就獨立睡,當會行走時,就自己玩耍,很少父母抱著玩;再大些時,就有自己的空間,房間內的擺設、布置和清理全由小孩負責;他們從小就做些力所能及的有償服務,如做清潔、幫人看小孩、送報紙等,到了高中或大學后就勤工儉學,換取生活費。
2. 中國的家庭大部分是希望把孩子培養(yǎng)成“才”,將來有出息,出人頭地。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雖然這句古話很有道理,但是一想起這苦中苦,很多人也就退縮了,反而會變的墮落。
出于這個目的,中國父母特別關心孩子的各方面成績,要求孩子的無所不能,什么都會,不能比別人家的孩子差。而且由于很少考慮孩子的性格、社會適應能力、公民意識等問題,即使學業(yè)成績好,將來也未必能順利地立足社會,有時候,還會使父母的期望完全落空。
家庭教育內容的差異
1.美國家庭教育內容豐富,注意讓孩子在體力、認知、語言、社會性、情感上獲得和諧發(fā)展,可稱之為“素質教育”。
在促進體力的增強上,重視開展幼兒戶外活動、體育鍛煉,如在庭院里蕩秋千,野外遠足等;在認知的發(fā)展上,重視訓練孩子的各種感官,注意開拓孩子的文化、審美視野,孩子的學習興趣,如父母到圖書館借閱圖書或學習時,喜歡帶上孩子,讓其受周圍環(huán)境的熏陶,萌發(fā)學習的愿望;
國際學校很好的彌補了這一點,在孩子的培養(yǎng)上,教育孩子自我服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要求孩子學會具有與同伴合作、分享、互助的行為;在情感的陶冶上,指導孩子欣賞音樂、美術、舞蹈、文學藝術作品的美,如帶孩子到美術館、博物館觀看各種展品,鼓勵孩子參加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讓孩子親身接觸、體驗大自然的奧秘,如帶孩子到森林公園旅游,海浪中游泳、攀登巖壁等,很多國際學校的各種活動有上百種,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興趣。
推薦閱讀:
國際學校生:這些英文網站你都知道嗎?
入讀國際學校先了解這些國際課程的區(qū)別!
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